探索零废弃路径,打造商业社区绿色样板
发布日期:2025-09-25
实施机构: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温纪录屡被刷新,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对《巴黎协定》提出的“1.5℃温控目标”构成严峻挑战。与此同时,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叠加,生态困境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零废弃”作为一种重要应对方向,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探索。然而,当前实践多集中于居住社区,对于人员高度密集、消费频次高、废弃物种类繁杂的商业社区,则因管理复杂度高而缺乏系统有效的减废模式,其巨大的“减废”潜力仍有待释放。2024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为北京绿研),发起“北京丰泰中心零废弃商业社区示范项目”,旨在帮助丰泰中心探索商业社区场景下的零废弃路径,并希望成功经验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商业社区。
截至2025年7月31日,项目已顺利完成全部计划活动,取得多项实质性成果。主要包括:开展专题培训并开发多类宣传材料,有效强化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的宣传倡导;设立并持续运营自愿性“零废弃基金”;通过软硬件升级改造,打造覆盖多元业态的零废弃示范场景;搭建线上闲置交易平台并配套组织线下零废弃主题活动;系统梳理形成零废弃商业社区建设方案与参观路线;组织开展多场建设方案宣介活动;并借助国际平台分享丰泰中心零废弃案例经验。
项目实施期间,逐步形成一套具备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零废弃商业社区建设模式。据统计,绿研共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次,开发3大类宣传材料,显著提升社区居民垃圾分类与减量意识。
针对丰泰中心物业相关人员开展零废弃项目培训
多元化的零废弃宣传材料
项目累计开展垃圾分类监测31次,分类回收总量约68.97吨,其中18.35吨可回收物通过前端高效分类,顺利进入后端资源化利用体系。以此为基础,丰泰中心成功构建了覆盖多元业态的零废弃示范场景:一层设有“零废弃互动角”,各楼层布置宣传栏,并在废弃物暂存间统一张贴分类指引,形成了多层次、沉浸式的宣传引导网络。
在丰泰中心公共空间内布设零废弃宣传设施
同时,绿研搭建了“丰泰中心零废弃闲置物品信息交流群”,组织了3场旧物市集活动,累计吸引约2100人次参与,收到衣物311件(套)、图书46本(套),实现闲置物品循环利用。
“旧物市集”活动现场
绿研还制定了一套《零废弃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期间累计收到资金788.6元,有效提升员工绿色消费意识,减少了一次性废弃物的产生。同时,绿研积极推动楼内各商户也采纳和执行类似的基金机制,进一步扩大零废弃理念的覆盖范围。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办公空间内公示的零废弃基金相关信息
该项目实施后,打造了一条零废弃商业社区参观路线,涵盖丰泰中心公共区域及商户内部,吸引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人与自然同行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等国内外机构参观交流。
国内外合作伙伴参访零废弃商业社区
此外,绿研联合丰泰中心物业开展了6次点对点商户宣传,召开了3次小规模沟通会,覆盖主要商户负责人。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与丰泰中心物业共同对楼内入驻机构开展上门宣传
项目还被《大公报》等媒体对外分享,实现零废弃理念的广泛传播与示范效应,为商业社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且项目的中英文案例集将亮相即将到来的曼谷气候周与 COP30,通过国际平台深化理念的全球传播。
北京丰泰中心零废弃商业社区示范项目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商业社区实现零废弃目标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构建起“理念引领—场景构建—机制保障—经验输出”的完整闭环。项目从提升物业分类能力入手,推动企业主动参与,并引起国际机构关注,使零废弃从概念真正落地为日常实践。未来,该项目经验将在COP30等国际平台进行分享,为更多城市的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各类空间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