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广东阳江市平兰村社区参与式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发布日期:2024-04-09

执行机构:广州市海珠区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神前湾畔,是一个以亚热带红树林湿地为风景特征、以生态保护为主、以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为辅的多功能生态公园。2022年初,广州市海珠区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团队在保护国际基金会和热心企业的引荐下,来到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公园及周边社区的潜在问题。项目组了解到,随着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生产活动和公园游客逐渐增多,湿地公园及周边环境在生态保障功能、资源可再生情况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平兰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传统的渔业捕捞及滩涂赶海,近年来随着出海渔船监管政策放松,当地社区渔船数量激增,部分船只停靠在湿地公园红树林区域,红树遭到一定破坏。如何在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提高社区居民收入,获得生计替代的方式成为了当地可持续发展中比较迫切的需求。

图片1.jpg


面对以上问题,在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广州市海珠区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启动了“广东阳江市平兰村社区参与式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希望通过协助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和周边社区村民共同建立相关管理和监督制度,提高周边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和维持秩序的公共意识,推动社区居民及到访游客形成保护红树林以及可持续赶海理念。同时,项目对社区核心志愿者赋能,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中,以及通过提供自然教育服务的方式推动社区收入多样化。

在提升居民对参与湿地与红树林保护意识提升方面,项目组携同海陵岛红树林国际湿地公园管理处和平兰村村委,邀请中山大学专家为村民开展红树林保护相关课程培训;引进暨南大学环境学院人才,以海陵岛平兰村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成立“护民益湿”项目。学生志愿团在平兰村开展了红树林知识科普主题培训活动;引进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树”通民脉实践团,开展生态建设交流活动,该校师生团队围绕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古树名木保护等开展调研,并向村民进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科普。


图片2.jpg图片3.jpg

在推动社区居民及到访游客形成保护红树林以及可持续赶海理念上,项目组积极在公园及附近社区开展红树林保护及可持续赶海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开展多样化社区活动和导赏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和游客了解红树林保护和可持续赶海相关知识,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项目还完成了《生态赶海与红树林保护科普》宣传牌设计制作,并落地于公园科普长廊上供来往游客观看学习,同时设计制作《一起来认识红树林》宣传材料并印制500份,通过走访村户的方式与平兰村民讲解红树林保护知识,并了解周边社区与公园的关系,为协同湿地保护和社区发展进行铺垫。




在发展自然教育、推动社区生计补充的议题上,项目联动当地村民志愿者,建立起一支包含10名骨干女性村民的自然教育兴趣小组队伍,举办了两场红树林自然导赏服务培训活动,该小组成员在学习后自发整理形成《红树林生态赶海手册》及研学课程《走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团队已独立承担活动5场,带领活动和协助活动服务游客500人次以上。



2023年7月26日国际红树林行动日,在项目组推动下,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开展了首届“探秘红林,趣享自然”自然嘉年华活动,由当地村民和项目组设置自然互动摊位10个,通过自然互动游戏、环保体验活动等方式与游客交流,吸引众多游客和周边社区居民参与。


图片10.jpg

面对渔船停靠与红树生长之间的矛盾,项目组积极寻求机会与渔民代表、平兰村村民委员会、公园管护站三方协调开展工作。期间,项目组开展了三次座谈会与社区的渔民们商量问题解决方法,经过多次协商和选址问题上的讨论,最终决定在公园栈道维修重建的施工规划中,预留出比原来更宽敞的渔船停靠区域。


2024年2月,栈道修复完毕,渔船停靠区也随之落地,项目组将继续协调三方沟通,尽快推进渔船停靠区域宣传指引牌和围栏建设工作,建立渔民代表小组,互相监督,并共同协助后期公园的红树补植和管护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自然教育兴趣小组推动可持续赶海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带领村民协助公园红树林科普栈道工作的策划与落地,进一步提高队伍的红树林科普导赏能力,以点带面促进周边社区生计多样化,并以视频推广、公众参与活动、打造公园自然生态保护的品牌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红树保护的行列中来。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