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项目动态
首页 > 项目动态 > 项目动态

共筑城市生物多样性绿洲,滋养鸟类湿地生态乐园

发布日期:2023-06-02

实施机构:北京林学会

合影.jpg

目前,全球正处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三大互相关联的危机之中。多达一百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自然生态系统中,85%的湿地已经消失(如能够吸收大量碳的盐沼和红树林沼泽)。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的自然绿地逐渐减少,城市绿地和森林公园成为野生动物最后的避难所。为了扭转目前的局势,2022年12月签署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设定了到2050年的目标和措施。国内相关规划比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保障生态安全的相关要求。

在此背景下,北京由于蕴藏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很大意义。北京地形、水系多样,生境类型丰富,并且位于东亚-澳大利亚迁移路线上,每年春天和秋天的迁徙季节有数百万鸟类经过,每个社区都有为本地鸟类和迁徙鸟类提供重要栖息地的潜能。

2021年10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 SGP)的支持下,北京林学会在昌平区都市芳园社区启动为期两年的北京城市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旨在探索城市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能性。

都市芳园社区位于北京市中轴北延长线绿带重点区域的回天绿色廊道的中部,其生态功能对于回龙观、天通苑两大地区生态功能的贯通、中轴线北部地区的绿色廊道的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绿化面积大,有三处湖面湿地景观。

WechatIMG2746.jpeg

本项目将西南湖区作为示范区,该区主要问题如下:小区卫生条件差,岸线有大量垃圾未得到清理;植被物种单调,缺乏水生植物;坡度过大、视野遮挡,植被茂盛,缺乏深潭、浅滩等多样性生境,观赏效果不佳;湿地中的水鸟缺乏越冬的场所和设施。

现状图.png

针对示范区地形和植被的现状,北京林学会与社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座谈等,全面调研社区居民的需求,基于调研结果制定科学的湿地微地形改造方案,包括营造湿地浅滩、自然岸带等。该方案旨在构建多样化的鸟类栖息地,为鸟类提供隐蔽和活动场所,并综合配置食源性和庇护性植物为湿地鸟类提供取食、营巢场所。从水域到陆地形成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灌木、乔木的群落模式,从而全面提升社区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打造近自然生态社区湿地。

展板-背面-2-2-2.jpg

此外,项目组开展了湿地恢复示范区的鸟类多样性监测。编制鸟类多样化监测方案,进行鸟类多样性基线调查,统计分析湿地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情况。这些数据为鸟类栖息地改造效果评估提供支持,也为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推广示范提供了依据。在近8年的观察中,小区共记录各种鸟类分属20目50科199种,按居留类型划分留鸟(R) 20种、夏候鸟(S)21种、冬候鸟(W)19种、旅鸟(P)139种。在小区有繁殖活动的长期居留鸟共24种,全年或季节常见、可见鸟种105种。

在示范活动实施和监测过程中,项目组邀请居民、青少年代表参与以及担任志愿者。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公众对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愿,争取成为公民科学家。

植树.jpg

项目下一步计划继续针对社区居民及社会公众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相关的科普、体验活动,提升其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带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通过提交政策建议、交流项目经验等形式,推广项目示范成果,助力北京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推动北京十四五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林学会将积极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职能部门保持沟通,并争取在更多社区推广经验。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