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bu)等5部(bu)门近期发布中华老字(zi)号复核结果,包(bao)括(kuo)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冠生园”、天津市稻(dao)香村食(shi)品公司“稻(dao)香村”在内的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
相关消息一度登(deng)上热搜,有网友认为(wei)“老字(zi)号应当靠自身创新再(zai)生能力绵(mian)延天年”,还有网友将此(ci)次的天津稻(dao)香村、重庆(qing)冠生园与通过(guo)中华老字(zi)号复核的北京稻(dao)香村、苏州稻(dao)香村、上海冠生园等品牌混(hun)淆,给相关企业造成一定困扰。
据商务部(bu)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解读,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的品牌,多为(wei)长期经营不善或丧失老字(zi)号注册(ce)商标所有权、使用权。这55家企业应停止(zhi)使用并清理自身使用的中华老字(zi)号标识。在业内看来,被摘(zhai)牌的企业无(wu)法继续(xu)使用“中华老字(zi)号”从事商业活(huo)动,相当于(yu)失去权威品牌背书(shu),对品牌价(jia)值将造成损害。
摘(zhai)牌企业不得使用中华老字(zi)号标识
商务部(bu)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11月(yue)9日举(ju)行的商务部(bu)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经企业自查、地方初(chu)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xu),商务部(bu)联合相关部(bu)门公布中华老字(zi)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xiao)、倒闭(bi),或者(zhe)丧失老字(zi)号注册(ce)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ji)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yue)予以整改;继续(xu)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
根据商务部(bu)等5部(bu)门今(jin)年1月(yue)发布的《中华老字(zi)号示范创建管理办(ban)法》,中华老字(zi)号名录原则(ze)上每3年认定并公布一次。被商务部(bu)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并收回相关标识使用权及牌匾的企业,停止(zhi)使用中华老字(zi)号标识,并负责清理自身使用的有关中华老字(zi)号标识;中华老字(zi)号牌匾由(you)所在省级商务主管部(bu)门负责收回。
一位老字(zi)号企业负责人告(gao)诉新京报记者(zhe),“中华老字(zi)号”是部(bu)委(wei)级别的认定,对于(yu)老字(zi)号来说是非常权威的品牌背书(shu)。获(huo)得这一称号意味着企业可以在中华老字(zi)号注册(ce)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产品上使用“中华老字(zi)号”标识。如果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相关企业和产品无(wu)法继续(xu)使用“中华老字(zi)号”从事商业活(huo)动,对品牌价(jia)值来说是种损失。
“冠生园”“稻(dao)香村”不止(zhi)一家
此(ci)次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的55个品牌中,天津稻(dao)香村、重庆(qing)冠生园受到较多关注。
11月(yue)13日,新京报记者(zhe)尝试(shi)联系(xi)两(liang)家公司,其(qi)企业工商备案电话均(jun)无(wu)法接通或无(wu)人接听。天津稻(dao)香村实控方天津华旭贸(mao)易(yi)食(shi)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zuo)人员称,将转达采(cai)访需(xu)求,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天眼(yan)查信(xin)息显示,天津市稻(dao)香村食(shi)品有限公司(曾用名“天津市稻(dao)香村食(shi)品公司”)成立于(yu)1988年,注册(ce)资本约84.75万元,分别于(yu)2017年、2020年、2023年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geng)。该公司历史股东天津市和平(ping)区糖果糕点公司已于(yu)2002年被吊销(xiao)。中国商标网查询(xun)信(xin)息显示,天津市稻(dao)香村食(shi)品公司目前仅有第(di)1193876号图形注册(ce)商标,应用范围在第(di)40类“糕点加工”“面包(bao)加工”等。
据上述老字(zi)号企业负责人了解,经营状况是中华老字(zi)号认定考核的重要指标,“天津稻(dao)香村在当地有一定名气,上次评定还在中华老字(zi)号名录里,近几(ji)年市场上没怎么听说了。”
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yu)1982年,法定代表人及实控人为(wei)金筱(xiao)沪。该公司旗下有7家分支机构,其(qi)中有5家处于(yu)注销(xiao)或吊销(xiao)状态,仅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销(xiao)售分公司、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食(shi)品厂存续(xu)。销(xiao)售分公司微信(xin)公众号显示,该公司“专注月(yue)饼”,最后一条(tiao)信(xin)息更(geng)新停留在2021年8月(yue)13日。
目前在电商平(ping)台搜索“重庆(qing)冠生园”,可以看到老式五仁月(yue)饼、土麻(ma)饼、“麻(ma)滋滋”罐(guan)装麻(ma)饼、冰糖麻(ma)饼等产品,且生产方不止(zhi)一个,出现较多的是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二厂成都联合分厂、重庆(qing)冠业食(shi)品有限公司、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巴南分公司。
天眼(yan)查信(xin)息显示,这三家“重庆(qing)冠生园”生产企业与此(ci)次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的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无(wu)股权关联。产品展示图片显示,标称重庆(qing)冠业食(shi)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pi)次冰薄麻(ma)饼,标称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巴南分公司生产的一批(pi)次椒盐麻(ma)饼,包(bao)装上均(jun)打出了“中华老字(zi)号”字(zi)样。
据中国商标网查询(xun)信(xin)息,重庆(qing)冠业食(shi)品有限公司目前无(wu)注册(ce)商标。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目前申(shen)请注册(ce)的商标有58件(jian),多件(jian)涉及食(shi)品类商品/服务。不过(guo),两(liang)家企业均(jun)不在此(ci)次中华老字(zi)号复核结果名录里。
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的重庆(qing)冠生园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申(shen)请注册(ce)的商标有27件(jian),包(bao)括(kuo)“百年重冠”“重冠”“重冠生”文字(zi)商标,以及“冠生”“重冠”“冠生园”“冠生牌”“冠”字(zi)等图文商标。注册(ce)成功的商标应用范围涉及婴儿奶粉、医用糖果、元宵、面粉制品、调味品、谷类制品、香肠、罐(guan)头、牛奶制品、饼干(gan)、糕点等。已注册(ce)的第(di)225805号“冠生园”商标应用范围在烤(kao)虾、香肠、各种肉、牛肉干(gan)等。
按照规定,上述几(ji)家“重庆(qing)冠生园”相关企业均(jun)无(wu)法继续(xu)在产品上使用中华老字(zi)号标识。
同名老字(zi)号受牵连
“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相关消息一度登(deng)上社交平(ping)台热搜,有网友将此(ci)次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名录的天津稻(dao)香村、重庆(qing)冠生园,与通过(guo)中华老字(zi)号复核的北京稻(dao)香村、苏州稻(dao)香村、上海冠生园等混(hun)淆,给相关企业造成困扰。
苏州稻(dao)香村品牌部(bu)经理张(zhang)静告(gao)诉新京报记者(zhe),部(bu)分文章直接把“稻(dao)香村被移出中华老字(zi)号”写(xie)进标题,给苏州稻(dao)香村带来较大影响,“很多经销(xiao)商、消费者(zhe)都来向我们求证(zheng),对我们的老字(zi)号提(ti)出质疑(yi),事实上我们跟天津稻(dao)香村没有关系(xi),只能不停解释。我们也向相关部(bu)门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们正在协调解决,目前产品销(xiao)售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门店会有个别顾客问起(qi)这个事,我们都会解答此(ci)事涉及的品牌是天津稻(dao)香村,北京稻(dao)香村是通过(guo)商务部(bu)复核的中华老字(zi)号品牌。”北京稻(dao)香村方面表示。
新京报记者(zhe)注意到,除天津稻(dao)香村被移出名录外,北京稻(dao)香村食(shi)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稻(dao)香村”、沈阳稻(dao)香村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福稻(dao)”、上海市泰康食(shi)品有限公司稻(dao)香村肫肝分公司的“稻(dao)香村”图形商标、苏州稻(dao)香村食(shi)品有限公司的“禾”品牌,均(jun)通过(guo)了中华老字(zi)号复核。
“冠生园”相关企业中,除重庆(qing)冠生园外,上海冠生园华佗酿酒(jiu)有限公司的“华佗”、上海冠生园天厨调味有限公司的“佛手”,上海冠生园食(shi)品有限公司的“冠生园大白兔”,南京冠生园食(shi)品厂集团有限公司的“园”,以及昆明冠生园食(shi)品有限公司的“梅花牌”,也都通过(guo)了此(ci)次中华老字(zi)号复核。
张(zhang)静告(gao)诉新京报记者(zhe),历史上,苏州稻(dao)香村企业名称为(wei)稻(dao)香村茶食(shi)店,商号为(wei)“稻(dao)香村”,商标为(wei)“禾”。“禾”字(zi)商标距今(jin)有近100年历史,在苏州当地有较高知名度。1979年,苏州稻(dao)香村对“禾”字(zi)商标进行注册(ce),2006年申(shen)报中华老字(zi)号时填(tian)写(xie)的也是“禾”字(zi)商标。“我们有‘稻(dao)香村’商标,希(xi)望在下次申(shen)请中华老字(zi)号时能改成‘稻(dao)香村’,这更(geng)有利于(yu)现在的品牌传播。”
“冠生园”相关公司散(san)落各地
事实上,多家公司共用老字(zi)号名称的问题由(you)来已久,由(you)此(ci)引发的商标之争并不少见,也给消费者(zhe)辨识老字(zi)号品牌造成困惑,近年的“冠生园”商标侵权、南北“稻(dao)香村”商标之争就(jiu)是典型案例。
上海冠生园官网资料(liao)显示,“冠生园”1918年由(you)冼冠生在上海创立。抗战期间,冼冠生沿长江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店。上海冠生园母公司光明食(shi)品相关负责人此(ci)前接受新京报记者(zhe)采(cai)访时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冠生园都归当地所有,无(wu)任何资产关系(xi)。因为(wei)历史“遗留问题”,各地的冠生园企业达数十个。
新京报记者(zhe)查询(xun)工商资料(liao)显示,“冠生园”相关企业信(xin)息超(chao)过(guo)100条(tiao),上海、重庆(qing)、昆明、南京、成都、西(xi)安、天津、武汉、苏州、贵州、福州、河北等地均(jun)有自己的“冠生园”公司。据报道,早年有关方面曾设想“冠生园合并”,但最终由(you)于(yu)地域利益分割而失败。仅1996年在原上海市经济委(wei)员会和上海市轻工控股公司的支持下,上海3家冠生园才统一了字(zi)号。
不过(guo),“冠生园”商标权属十分清晰。20世纪80年代起(qi),上海冠生园食(shi)品有限公司先注册(ce)第(di)6895650号、第(di)1959928号、第(di)761052号等“冠生园”商标,核定使用商品包(bao)括(kuo)调味品、蜂蜜、糖果、糕点、月(yue)饼等。
由(you)于(yu)名称带有“冠生园”的企业散(san)落各地,“冠生园”商标侵权案屡屡发生。裁判文书(shu)网显示,2013年以来,与“冠生园”有关的注册(ce)商标专用权案件(jian)达161起(qi),侵权行为(wei)案件(jian)达135起(qi)。
2012年,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判决苏州市冠生园食(shi)品厂停止(zhi)冒用“中华老字(zi)号”认证(zheng)标志。2017年中秋前夕,上海冠生园食(shi)品官方微信(xin)发文强调,“如今(jin)唯有上海冠生园能使用‘冠生园’商标生产销(xiao)售月(yue)饼”。同年9月(yue),成都上冠冠生园1款月(yue)饼被检出不合格,上海冠生园随(sui)即表示,二者(zhe)无(wu)任何资产关联。2021年,上海冠生园对宁波冠生园食(shi)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提(ti)起(qi)诉讼,要求立即停止(zhi)侵害其(qi)注册(ce)商标专用权。
南北“稻(dao)香村”曾有商标之争
与“冠生园”的情况不同,稻(dao)香村向来有“北稻(dao)”“南稻(dao)”之分。苏州稻(dao)香村1773年始于(yu)苏州观前街,北京稻(dao)香村1895年于(yu)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外大街开店,而南北稻(dao)之争始于(yu)商标抢(qiang)注。
中国商标网信(xin)息显示,北稻(dao)最早分别于(yu)1994年、1996年注册(ce)“稻(dao)香村”手写(xie)体商标和三禾商标,范围仅限粽子(zi)、元宵等。苏稻(dao)则(ze)于(yu)1982年注册(ce)“稻(dao)香村DXC”商标,将商标适用范围扩大到饼干(gan)、果子(zi)面包(bao)、糕点等,并在2006年追加申(shen)请注册(ce)扇形稻(dao)香村商标。
2008年,双方曾达成一项商标授权协议,由(you)苏稻(dao)授权北稻(dao)在糕点上使用“稻(dao)香村”商标,北稻(dao)则(ze)在被许(xu)可期间注册(ce)涉及糕点等的“稻(dao)香村”手写(xie)体商标。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认定,苏稻(dao)申(shen)请的扇形“稻(dao)香村”商标与北稻(dao)相关商标构成近似,不予核准注册(ce),但苏稻(dao)仍然使用“稻(dao)香村”手写(xie)体商标。此(ci)后,苏稻(dao)、北稻(dao)之间就(jiu)商标侵权问题多次互诉。
北京稻(dao)香村相关负责人曾向新京报记者(zhe)透露,历史上稻(dao)香村在全国开有分号,加之早年工商系(xi)统不联网,导致如今(jin)出现许(xu)多区域性的稻(dao)香村,如北稻(dao)、苏稻(dao)、河稻(dao)(河北稻(dao)香村),兰州、天津、沈阳、上海甚至香港等地也有自己的“稻(dao)香村”。
如今(jin),一些区域性稻(dao)香村之间存在复杂的股权交织,且多与苏稻(dao)相关。2004年,苏州稻(dao)香村食(shi)品厂(苏州稻(dao)香村食(shi)品有限公司曾用名)与“稻(dao)香村”商标持有人河北保定稻(dao)香村新亚食(shi)品有限公司(现已吊销(xiao))、北京新亚趣香食(shi)品有限公司成立苏州稻(dao)香村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现已注销(xiao))。
此(ci)次通过(guo)中华老字(zi)号复核的苏州稻(dao)香村食(shi)品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稻(dao)香村”),控股股东正是北京新亚趣香食(shi)品有限公司。而苏州稻(dao)香村持股46.58%的稻(dao)香村食(shi)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金乡稻(dao)香村、香河稻(dao)香村、北京苏稻(dao)食(shi)品、山东稻(dao)香村、成都稻(dao)香村风味食(shi)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控股股东,同时是中华老字(zi)号企业沈阳稻(dao)香村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与沈阳副食(shi)集团分别持股46.99%。
苏州稻(dao)香村品牌部(bu)经理张(zhang)静告(gao)诉新京报记者(zhe),沈阳稻(dao)香村食(shi)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时期的南味食(shi)品。“早些年,沈阳市面上不止(zhi)一家稻(dao)香村,只有这家企业保留了下来,后经历国企时期、公私(si)合营,发展历史是完(wan)整的。”目前,“稻(dao)香村”商标之争已告(gao)一段落,各企业都按照“各自发展,规范使用”的指导进行经营。
新京报首席记者(zhe) 郭铁
编辑(ji) 李严
校对 柳宝庆(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