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wen)章?2023金融街论坛多方论道,发展(zhan),企业,数字
中国(guo)网财经11月10日讯(记者 曾(ceng)蔷(qiang))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yi)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lu)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wen)章。2013年(nian)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zhan)普惠金融,过去十年(nian),我国(guo)普惠金融发展(zhan)取得积极(ji)成效,在助力全面建(jian)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积极(ji)作用。
11月8日,为期3天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nian)会拉(la)开帷幕,作为平行论坛之一的中国(guo)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zhan)论坛举行,来自金融监(jian)管、行业协(xie)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代表回顾了过去十年(nian)我国(guo)普惠金融发展(zhan)的整体(ti)成效,就下阶段如何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wen)章的思路和有效路径进行了深度探讨。
据数据,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74万亿(yi)元,近五年(nian)年(nian)均增速约25%,较2018年(nian)末增长超过2倍。普惠小微授信(xin)户数超过600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ti)的1/3、活跃经营主体(ti)的1/2。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8年(nian)末累计降幅超过30%,市场主体(ti)融资成本显(xian)著降低。
银行业发展(zhan)普惠金融硕果累累
十年(nian)来,我国(guo)现代金融服务体(ti)系的普惠性凸显(xian),多层次、广覆盖和包(bao)容性金融供给格局初步建(jian)立,普惠金融发展(zhan)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度更加完(wan)善(shan)细化,数字普惠金融产(chan)品和服务持(chi)续(xu)优化创新,用于丰富融资征(zheng)信(xin)的信(xin)用信(xin)息体(ti)系不(bu)断健全,在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科技创新等国(guo)家重(zhong)大战(zhan)略方面发挥了重(zhong)要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等国(guo)际组织的研究统计,我国(guo)金融包(bao)容性获得显(xian)著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在国(guo)际上处(chu)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ru)经济体(ti)的前(qian)列。
中国(guo)银行业协(xie)会党委(wei)书记、专(zhuan)职副会长邢炜指出,中国(guo)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zhan)主要取得三方面成效。一是金融业普惠金融发展(zhan)硕果累累,大型商业银行通(tong)过数字技术赋能(neng)进行服务下沉,提升普惠重(zhong)点群体(ti)金融服务覆盖面和资源配置力度,中小银行发挥点多面广优势,广泛延伸畅通(tong)金融服务网络(luo)的毛(mao)细血管。基础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保(bao)障水平明显(xian)提升,总体(ti)来说中国(guo)银行业已初步建(jian)立起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服务体(ti)系。
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快速迭代发展(zhan)。近年(nian)来银行业持(chi)续(xu)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suan)等科技手段有效突破地域、层级等时空限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难、贵、慢等问题,推动(dong)普惠金融服务实现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数字普惠金融产(chan)品的应用性、安全性、适老性得到明显(xian)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场景日趋(qu)丰富,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zhan),风险管理智能(neng)化程度和自动(dong)化水平持(chi)续(xu)提升,助力普惠金融业务的资产(chan)质量处(chu)于稳健可控水平。总体(ti)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zhan)推动(dong)了普惠金融业务从原来的不(bu)敢做、不(bu)愿做、不(bu)会做,逐渐成为厚植客户基础的品牌业务。
三是初步构建(jia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ti)系,金融资源向乡村地区进行重(zhong)点倾斜。截至9月末,全国(guo)涉农贷款余额55.8万亿(yi)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超过20%。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均等化、便利程度不(bu)断提升,农村信(xin)用基石进一步夯实,涉农贷款利率处(chu)于较低水平,乡村振兴重(zhong)点领域、关键(jian)环节(jie)金融支持(chi)力度明显(xian)提升。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ji)推动(dong)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zhan)
作为我国(guo)金融体(ti)系的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责(ze)无旁贷,成为发展(zhan)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在论坛上,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光大银行行长王志(zhi)恒、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shi)长王小龙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代表分享了各自所在机构发展(zhan)普惠金融的差异(yi)化特色和实践成果。
张旭光表示,农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发展(zhan)的国(guo)家队和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始终(zhong)胸怀(huai)“国(guo)之大者”,坚守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努力探索普惠银行高速发展(zhan)之路,践行国(guo)有大行责(ze)任担当。农业银行深耕三农,天然拥有普惠金融基因,近年(nian)来农业银行依靠科技赋能(neng),加快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zhan)。截至2023年(nian)9月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的领域贷款余额超过3.5万亿(yi),是五年(nian)前(qian)的6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近五年(nian)来平均增速超过40%,信(xin)贷支持(chi)普惠小微群体(ti)的客群超过340万户,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金融机构。
王志(zhi)恒表示,实现全体(ti)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guo)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金融机构,就是要以金融之力破题答题,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润泽更多的市场主体(ti),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wang)。普惠金融是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重(zhong)要途径,众所周知(zhi),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难题,大力发展(zhan)普惠金融就是攻克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光大银行始终(zhong)坚持(chi)让利于企、惠利于民,不(bu)断夯实普的基础,发挥惠的作用,让更多小微企业从中得到实惠。2023年(nian)1—9月新投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06%,较2018年(nian)下降了2个百(bai)分点,近三年(nian)来先后出台(tai)了稳经济、保(bao)障复(fu)工复(fu)产(chan)等措施,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nian)实施延期还本付息248亿(yi),延期付息7.69亿(yi)元,减免利息4.8亿(yi)元。2023年(nian)以来积极(ji)支持(chi)住宿(xiu)、餐饮、零售、教育等纾困领域小微企业市场主体(ti)。
郑万春指出,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先后经历四次模式转变与迭代优化。当前(qian),该行深度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着(zhe)力推进小微业务新模式改革转型,聚焦“线上化、信(xin)用化、法人化”,通(tong)过业务模式、产(chan)品架(jia)构、服务渠道、风控体(ti)系的全面提升,实现由单一贷款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探索形成了“客群经营一体(ti)化、产(chan)品服务线上化、场景业务专(zhuan)业化、客户服务综合化、风险防控智能(neng)化”的普惠小微特色发展(zhan)之路。数据显(xian)示,民生银行自2008年(nian)在国(guo)内率先开展(zhan)小微金融探索实践以来,已为2180万小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236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授信(xin)支持(chi),累计发放小微贷款6.66万亿(yi)元。截至今年(nian)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yi)元,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zhong)超过17%。
王小龙表示,浙江农信(xin)坚持(chi)成员机构一个都(dou)不(bu)能(neng)少,全省82家行社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有41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全省3000多个行政村,有10000多家丰收驿站和近200家便民服务点,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luo),助力打通(tong)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谱写(xie)普惠金融新篇章?
十年(nian)辉煌路,奋(fen)斗新征(zheng)程。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yi)强调,要做好包(bao)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wen)章。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实现新的高质量发展(zhan)?
邢炜表示,当前(qian)我国(guo)已经迈上全面建(jian)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guo)家和推进中国(guo)式现代化的新征(zheng)程,普惠金融工作需(xu)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实现高质量发展(zhan)。因此,在守正创新基础上,应以新时代、新战(zhan)略、新起点为视角,着(zhe)眼于构建(jian)商业可持(chi)续(xu)、成本可负(fu)担、风险可管控的普惠金融发展(zhan)模式,重(zhong)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注市场主体(ti)的金融健康,贯彻负(fu)责(ze)任金融理念,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zhan)的高级形态,随(sui)着(zhe)金融健康纳入(ru)普惠金融政策体(ti)系,银行机构应着(zhe)手加强金融健康能(neng)力建(jian)设,有效提升市场主体(ti)的财务韧性,帮助客群提升收支管理、风险应对和保(bao)障,以及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能(neng)力,降低因相关群体(ti)金融不(bu)健康所产(chan)生的潜(qian)在金融风险,实现银行机构自身(shen)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应秉持(chi)负(fu)责(ze)任的金融服务理念,逐步把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ru)银行机构的业务管理各环节(jie),通(tong)过细分客群不(bu)同特点,风险管理和现实需(xu)求,提供相适应的金融产(chan)品和服务。
二是更加注重(zhong)资源配置效率,不(bu)同类(lei)型商业银行要有序竞争,有序竞合、错(cuo)位竞争,要提升普惠金融资源在不(bu)同地区、不(bu)同领域的精(jing)准配置能(neng)力,助力缩小收入(ru)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在调整优化信(xin)贷结构上下功夫,加大首(shou)贷、续(xu)贷、信(xin)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在服务方式上,要逐步实现从以提供融资服务为主,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转型提升。其(qi)次要深化运用科技手段,改进授信(xin)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偏(pian)远地区和无贷户群体(ti)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打造健康良性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
三是增强与实体(ti)经济的适配性,促(cu)进与绿(lu)色金融、科创金融等有机融合,聚焦当下实体(ti)经济重(zhong)点领域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主动(dong)适应新型业态转型升级等金融服务需(xu)求,不(bu)断提升新市民、老年(nian)人、残障人士(shi)等弱势群体(ti)的金融可得性、精(jing)准度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县域地区存贷比至合理水平。其(qi)次要服务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完(wan)善(shan)科创金融专(zhuan)营服务模式,加大对专(zhuan)精(jing)特新、战(zhan)略性新兴产(chan)业、小微企业的支持(chi),构建(jian)科技、产(chan)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发展(zhan)生态圈(quan)。要拓宽涉农主体(ti)融资抵押物的范围,进一步推广知(zhi)识产(chan)权、生物活体(ti)、林权等动(dong)产(chan)和权利抵质押融资模式,充分盘活农村生产(chan)要素,要增强普惠金融与绿(lu)色金融的融合发展(zhan),在重(zhong)点服务领域中融入(ru)绿(lu)色低碳发展(zhan)目标,探索开发符(fu)合小微客群的金融特点的绿(lu)色金融产(chan)品,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chan)经营方式的绿(lu)色转型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原银保(bao)监(jian)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指出,展(zhan)望未来,应从以下四方面大力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zhan),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zhan)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xu)求,助力加快建(jian)设金融强国(guo)。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时刻牢记国(guo)之大者。在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zhan)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国(guo)独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各级党务组织作用,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jian)设。
二是要深化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机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完(wan)善(shan)专(zhuan)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zhan),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实体(ti)经济和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三是要强化对重(zhong)大战(zhan)略、重(zhong)大领域和薄弱环节(jie)的金融支持(chi),要聚焦科技创新、专(zhuan)精(jing)特新、制造业、外贸等重(zhong)点领域的小微企业,倾斜金融资源,促(cu)进产(chan)业升级和就业稳岗,全力保(bao)障粮食领域的信(xin)贷投入(ru),加强对乡村产(chan)业发展(zhan)、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jian)设的长期信(xin)贷支持(chi),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xin)贷工作,加大对国(guo)家乡村振兴重(zhong)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chi),努力补齐老年(nian)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ti)的金融服务短板,助力保(bao)障和改善(shan)民生。
四是要守牢安全底线,统筹好发展(zhan)与安全,建(jian)立健全风险监(jian)测、防范和处(chu)置的长效机制,强化重(zhong)点领域风险管理,加强对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的监(jian)测分析,加强贷后管理,防止资金挪用,做实风险分类(lei),提足拨备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