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拍手,演出,文明,掌(zhang)声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xi)
国度大剧院,柴可夫斯基交(jiao)响乐团来了,91岁高龄的指(zhi)挥(hui)大师费多谢耶夫即将登场,观众充满期(qi)待,演出果然悦耳入(ru)心。
我无力乐评,关于这个(ge)夜晚,只想谈一点题外话,即音乐欣赏过程中能不能、何时能力拍手。艺术表演和体育竞技的一个(ge)类似处是,每(mei)当主角的显示令人喜悦、激奋时,就应当报以热烈的掌(zhang)声表达欣赏、感谢、鼓励。不过,欣赏古典音乐的演出倒是例外。
观众入(ru)场时,就会听到现场广播介绍注意(yi)事项。除手机静音这个(ge)普遍请(qing)求外,迥殊强调演出过程中,包(bao)括(kuo)乐章分割间,不要拍手,要待悉数乐章表演结束后(hou),而(er)且是指(zhi)挥(hui)家起身或转身后(hou)再拍手。“雅(ya)致艺术欣赏氛围,我们(men)共同营建”。这样的交(jiao)代初听的确有点“难听逆耳”,“把我们(men)当什么人了”,心想。演出结束后(hou)的感觉是,确有需要。“柴五”非常(chang)悦耳,指(zhi)挥(hui)家又是一位耄耋长者(zhe)。拍手是由不得(de)本身的一种冲动。尤其是乐章之间的间隙(xi),拍手感谢有什么不可么。设想,不说此处是不是应当有掌(zhang)声,如果不加提示,有人鼓了,有人又没鼓,结果还(hai)真不如完全(quan)没有。
一种艺术包(bao)含着一种文明,这类文明是由很多特定标记和规约共同促成的。并没有高下(xia)之分,只要文明习惯上的不同。好比欣赏京剧,情形就完全(quan)不一样,喝彩是票友对台上角色的最好“打赏”。名(ming)角一登场,第一句唱腔一落,掌(zhang)声、欢呼声即起,太让人镇静了,台上的艺术家会达到更(geng)好的状态,高潮因此迭起。
体育比赛里,足球场就是一个(ge)可以任意(yi)喧(xuan)哗的狂欢之地。观看网球比赛,则被请(qing)求,现场球迷不可以在球员打球过程中呼叫(jiao),不可以在球员发(fa)球时有任何声响和动作干扰,球迷固然可以有倾向,有支撑(cheng),有偏(pian)袒,但本身支撑(cheng)的球员因对方非受(shou)迫性(xing)失误得(de)分时,不应当欢呼。固然,这类情形现实中也不时被突破。但作为(wei)一种观赏文明,依旧没有改变。
昨(zuo)天晚上,在电(dian)视音乐频道里观赏了来自(zi)德国慕尼黑的一场音乐会,他们(men)的音乐文明很正(zheng)宗了吧,可我发(fa)现,现场观众在不同乐章之间是可以拍手表达感谢的。为(wei)什么?是由于那不过是一场露天广场进行的音乐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