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云 每经编辑:肖芮冬
11月24日,大盘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再度大涨超6%,超20只北交所个股涨停,百股涨超10%,仅4只北交所个股下跌。
板块方面,中药、流感、预制菜、猪肉等板块涨幅居前,华为昇腾、鸿蒙概念、CPO、数据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13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9亿。
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61.9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1.7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0.17亿元。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逾31亿元。
又是一周行情结束了,回过头看,后四天的节奏十分明晰。
日K上,三大指数3阴1阳,震荡走低;北证50则是3阳1阴,节节攀升。
沪指日K(左)和北证50日K(右)
但由于门槛和容量的限制,如果不能切换过去吃肉,那么这几天多数投资者的收益可能都不太理想。
这是北交所本周的涨幅榜,且没有个股收跌。
这是主板本周的涨幅榜。
所以此时,忧伤就像跷跷板,主板在这头,北交所在那头。
昨天的推送中,我们认为北交所天量回落后,至少应有几天调整。
但在昨天的《郑眼看盘》里,郑老师的观点则是:
“从周四北交所盘面上的细节来看,我个人感觉其个股未来可能仍有机会表现,不太可能一次震荡就立即熄火,顶多是涨势不再似之前那般顺畅。”
不得不佩服郑老师的眼光毒辣。
北证50今早只调整了5分钟,就开启了一路向北。
主板这边则是“光头阴”。
究竟谁是因谁是果,我们尚难断定。
但站在短线资金的角度来看,当主板的连板最高标引力传媒(6连板)高开后直接跳水,已经是今天情绪不佳的信号了。
所以切回北交所继续高举高打,是合理的。
至于为什么沪深两市又是4000多股下跌,我们仍维持前两天的判断——情绪影响,而非基本面变化。
同时郑老师也提醒道:
“话虽如此,我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去追涨杀跌,如果投资者实在想去参与,那也得做足功课,同时也得做好随时面临巨幅震荡的心理准备。”
是的,马后炮来看,昨天的震荡成了较好的买点,而下一波想入场的人,面对的场内抛压又大了不少。
总之,既然“跷跷板”行情已经逐渐明晰,后续策略也应将这层关系加入观察,若只想(或者只能)在主板炒股,那么等北交所下次调整到来之时,再大展拳脚即可。
最后来看看相对活跃的板块。
农业股震荡拉升,猪肉等相关概念股走高
消息面上,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连续三周以上运行在5:1~6:1之间,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为推动生猪价格合理回升,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流感发病人数快速上升,肺炎、流感概念股逆势攀升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流感发病人数快速上升,门诊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超过四成,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总体感染人数会呈现上升趋势。
按照过去的“经验”,流感这一题材可能在周末继续发酵,因此医药板块的行情或有一定持续性。
光大证券认为,呼吸道传染病近期上升态势明显,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市场关注度的提升,从而带动围绕流感的需求增长,包括流感疫苗、病毒检测、感冒药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带来新的催化。
两大央企重组,易华录大涨
据新华社11月23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今年4月初,易华录曾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华录集团通知,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家数据局近期正式揭牌,预示着将有更专业的国家机构来推动数据要素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建设规划和建设统筹工作,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次重组后,中国电科将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聚力打造现代化数字产业集群。将规模相对较小的华录集团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有助于补全、补强中国电科的信创产业链,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解决两家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重合的问题。
老规矩,简单复盘就到这里,详细复盘周末见。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