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联科技(ji):核心件自产率仅15% 如(ru)何面(mian)对漫长导入期和竞争不断加剧,检测(ce),公司,产品
国内工业(ye)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领域龙头企(qi)业(ye)日联科技(ji),即将在资本市场公开亮相。
2023年3月14日,日联科技(ji)于科创板开启(qi)招股环节,公司此次IPO拟募资6亿(yi)元(yuan),其中1.18亿(yi)元(yuan)投入X射线源产业(ye)化建设项目、2.82亿(yi)元(yuan)用于重庆X射线检测(ce)装备生产基(ji)地建设项目、1.13亿(yi)元(yuan)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余8675万元(yuan)补(bu)充流动资金。
作为国内工业(ye)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领域龙头企(qi)业(ye),日联科技(ji)确实有产品打(da)破了(le)垄断格局,但相比国外(wai)厂商,目前市占率还有着(zhe)巨(ju)大差距,只是随着(zhe)下游景气度提升、应用水(shui)涨船高,公司近年来业(ye)绩才有所增长。
不过(guo)公司产品国产替代(dai)仍面(mian)临巨(ju)大不确定性,在下游企(qi)业(ye)高比例指定国际品牌产品背景下,2021年公司的自产核心元(yuan)器件产品比率仅有15%。与此同时,公司40%左右的毛利率水(shui)平也较同行一(yi)些企(qi)业(ye)低出(chu)了(le)20多个百(bai)分点。
面(mian)对产品品类(lei)单一(yi)、新产品漫长的验证(zheng)周期以(yi)及研发投入的较大差距,日联科技(ji)想(xiang)要扭转当前弱势局面(mian),仍有漫长的路要走(zou)。
图/招股书
有突破垄断势头 但力(li)量还不大
日联科技(ji)是国内工业(ye)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领域的龙头企(qi)业(ye),主要从事微焦点和大功(gong)率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覆盖了(le)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han)件及材料等各大工业(ye)X射线检测(ce)下游应用领域。
X射线源阴(yin)极发射的电子被(bei)聚焦到靶上的一(yi)个点,称之为焦点,焦点的尺寸(cun)越(yue)小,则检测(ce)精度越(yue)高。因X射线能量高、穿透(tou)力(li)强等特点广泛(fan)应用于医疗健康(kang)和工业(ye)影(ying)像(xiang)检测(ce)等领域。在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精密制造领域,为满足高精度检测(ce)要求,须配置微米级、纳米级焦点尺寸(cun)X射线源,即微焦点X射线源。
微焦点X射线源是决定X射线检测(ce)装备精密度的核心部件,已成为影(ying)响集成电路、电子制造和新能源电池领域产品质量检测(ce)的关键元(yuan)器件,长期受(shou)海外(wai)厂商的技(ji)术和供(gong)应垄断。
图/招股书
公司自设立以(yi)来始终专注于X射线全产业(ye)链技(ji)术研究,在核心部件X射线源领域实现了(le)重大突破,成功(gong)研制出(chu)国内首(shou)款封闭式(shi)热阴(yin)极微焦点X射线源并实现产业(ye)化应用,是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ju)人”企(qi)业(ye)。
不过(guo)公司当前产品应用领域还有较大局限性,微焦点X射线源主要涵盖90kV-150kV的系列,公司仅开发出(chu)了(le)的90kV和130kV产品,相较于滨松光子、赛默飞世尔等直接竞争对手而言,产品序列丰富程度还相差甚远,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封测(ce)、电子制造SMT/PCB/PCBA、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图/招股书
并且,在集成电路检测(ce)领域,公司还尚未涉及3μm及以(yi)下检测(ce)精度领域;在铸件焊(han)件及材料检测(ce)领域,相对于国外(wai)厂商60%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市场份额仅有4%左右,差距还非常大。
此外(wai),当前公司各产品均存在较多直接竞争对手,随着(zhe)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市场空间的扩(kuo)大,X射线检测(ce)装备行业(ye)的企(qi)业(ye)数量还在逐年明显增加,行业(ye)竞争日趋激烈,而日联科技(ji)当前的盈利质量相较同行就要低出(chu)不少。
图/招股书
体量全面(mian)劣势毛利率差值最(zui)多达(da)25个百(bai)分点
吃着(zhe)市场红利业(ye)绩暂有增长,但日联科技(ji)规模水(shui)平和盈利质量都较同行相差甚远。
招股资料显示,目前公司主营业(ye)务中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占比到90%以(yi)上,是公司核心业(ye)务,其中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ce)装备2022上半年占比44%,新能源电池检测(ce)装备占比30%,铸件焊(han)件及材料检测(ce)装备占比17%。
图/招股书
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日联科技(ji)营业(ye)收入分别为1.49亿(yi)元(yuan)、2亿(yi)元(yuan)、3.46亿(yi)元(yuan)和2.05亿(yi)元(yuan),净利润分别为831.84万元(yuan)、2137.62万元(yuan)、5081.59万元(yuan)和2108.01万元(yuan),虽然呈现一(yi)定增长态势,但整体行业(ye)业(ye)绩增长趋势都不弱于日联科技(ji)。
而且规模体量方面(mian),不仅相较于诺信(xin)、滨松光子、赛默飞世尔等国际巨(ju)头近百(bai)亿(yi)至千亿(yi)级的营收、数十亿(yi)至数百(bai)亿(yi)级的净利规模,都相差甚远;相较于正业(ye)科技(ji)、美亚光电、奕瑞科技(ji)、奥普特等国内企(qi)业(ye)而言,日联科技(ji)也仅有其1/3左右的规模体量。
图/招股书
毛利率水(shui)平更是被(bei)同行拉开巨(ju)大差距。数据(ju)显示,日联科技(ji)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主营业(ye)务毛利率分别为39.44%、40.51%、40.47%和38.44%,同一(yi)时期同业(ye)装备毛利率的平均值为47.82%、44.02%、46.11%、40.93%,核心部件的毛利率平均值 61.76%、63.12%、61.7%、63.83%,均拉开日联科技(ji)数个身位,最(zui)大差值超过(guo)了(le)25个百(bai)分点。
图/招股书
此外(wai),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坏账准备金额占净利润比重居高不下。
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余额分别为9011.96万元(yuan)、8370.61万元(yuan)、1.17亿(yi)元(yuan)和1.31亿(yi)元(yuan),占当期营业(ye)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47%、41.79%、33.92%、31.92%;其中坏账准备分别为2415.45万元(yuan)、2354.2万元(yuan)、1868.16万元(yuan)和1560.98万元(yuan),相比于各期净利润831.84万元(yuan)、2137.62万元(yuan)、5081.59万元(yuan)和2108.01万元(yuan)而言,占据(ju)着(zhe)极大的比例。
展望未来,自研产品市场推广的种种难题和低研发投入带来的问题,将持续干(gan)扰日联科技(ji)长期发展。
图/招股书
自研产品占比仅15% 研发费率还低于均值
长期以(yi)来,国内微焦点X射线源市场由日本滨松光子和美国赛默飞世尔主导,国内厂商在过(guo)去一(yi)直未实现技(ji)术突破和产业(ye)化应用,公司的国产微焦点X射线源的性能指标、使用寿命尚需得到产业(ye)化验证(zheng),需要较长周期的验证(zheng)过(guo)程,因此日联科技(ji)自产X射线源在检测(ce)设备中的应用比例较低。
2021年,日联科技(ji)销售的X射线检测(ce)智能设备中使用自制微焦点X射线源的占比仅为15%,其中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ce)领域应用自产射线源的比例为30.55%,新能源电池检测(ce)领域应用自产X射线源的比例为5.43%,占比较低。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大客(ke)户指定X射线源的检测(ce)设备收入占各期设备总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7.17%、51.96%、48.34%和41.11%,其中指定海外(wai)其他品牌X射线源的占比分别为47.17%、50.17%、46.04%和38.45%,占比非常高。
这(zhe)也就导致,虽然目前国内微焦点X射线源尤其是130kV及以(yi)上的微焦点X射线源处(chu)于“一(yi)源难求”的局面(mian),当前公司核心部件X射线源依旧依靠外(wai)购,核心部件存在较大对国外(wai)厂商的采购依赖风险。
此前,受(shou)下游应用领域检测(ce)需求上升等因素(su)影(ying)响,海外(wai)微焦点X射线源主要供(gong)应厂商滨松光子、赛默飞世尔于2022年相继提出(chu)上调(diao)销售价格或减少供(gong)应量,其中:滨松光子确认自2022年10月起微焦点X射线源及相关的真空电子管类(lei)产品在全球范(fan)围内的产品价格上调(diao)约10%;赛默飞世尔于2022年8月向公司发函(han)确认,受(shou)生产设备核心部件交付延期及设备维护等原因影(ying)响,无法按期完成交付,减少X射线源的供(gong)应量。
此背景下,公司2022年上半年在线型检测(ce)设备生产周期延长约14天,毛利率水(shui)平和销售设备数量均受(shou)到较大影(ying)响。招股数据(ju)同样显示,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ce)装备产销率已经由2019年的99.06%大幅跌至2022上半年的81.78%,X射线源的产销率也由2020年的109.86%跌至2022上半年的66.98%。
图/招股书
并且,日联科技(ji)在铸件焊(han)件及材料检测(ce)领域中应用的核心部件主要为大功(gong)率X射线源,但公司在该(gai)领域的大功(gong)率X射线源尚处(chu)于技(ji)术研发阶段,未实现产业(ye)化应用,同样依靠对外(wai)采购,如(ru)公司大功(gong)率X射线源研发未能如(ru)期实现技(ji)术突破并进行产业(ye)化应用,将可(ke)能对公司铸件焊(han)件及材料检测(ce)领域的业(ye)务开展产生一(yi)定的不利影(ying)响。
然而面(mian)对如(ru)此局面(mian),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9%、8.46%、9.37%和12.51%,同期同行业(ye)可(ke)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11.23%、10.12%、10.58%和10.36%,公司不仅业(ye)绩规模低于可(ke)比公司,研发费用率也低于同行业(ye)领先公司,且多数年份也低于行业(ye)均值水(shui)平。
图/招股书
综上而言,虽然日联科技(ji)业(ye)绩暂时跟着(zhe)行业(ye)规模水(shui)涨船高,但诸多竞争劣势已经让公司在多方面(mian)捉襟见(jian)肘,面(mian)对未来持续加大的竞争态势和漫长的产品导入期,公司发展路上注定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