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批准项目-已批准项目
首页 > 已批准项目 > 已批准项目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基于传统知识的藏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发布日期:2022-12-12

基线信息: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与人们食物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它既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农业领域内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自然属性;也包括了人与农业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知识、技术、制度、社会文化等更为广泛的内容。和一般意义上的生物多样性相比较,农业生物多样性更多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区域内自然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复合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力,农产品质量,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存,食物安全,生态环境的优劣状况、以及农业传统知识、农耕文化、生态观、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等,与农村生计和区域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对推进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千百年来,农业生物多样性是被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民族群体积极开发和经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直接参与和影响,很多农业生物和合理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就不能存在并延续下来,一些优良的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野生亲缘种也会消失殆尽。这些民族群体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承担着事实上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任务。此外,有研究证明在那些被高山或江河阻隔,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运行和生计发展的民族地区往往保留了较高比例的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状态,保持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成为作物多样性的重要保留地,其形成是各民族在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下进行人工选择和人为创造的结果。利用了农业生物和环境间的差异性、联系性和发展性特点,当地人将主要农作物、蔬菜、绿肥、经济果木、畜禽、水产和各类野生资源进行巧妙组合,构成了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技术知识和农业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其的挖掘整理不仅对化解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多种风险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会对改善社区生计,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云南迪庆高原藏族聚居区就是这样一个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诸多传统知识和技术可以挖掘的典型区域。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聚居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南、四川和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属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它既有不同于云贵高原的地形地貌,也与青藏高原腹地的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云南省内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这里高山耸立,河谷深切,生态环境复杂、敏感而脆弱,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三条大江并行穿流于崇山峻岭之间,集中了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是欧亚大陆生物景观的缩影。该区域以约0.4%的国土面积容纳了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种类,其中,40%为中国特有种,10%为三江并流区特有种,植物区系具有东西过渡、南北交汇的特点,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避难所。滇西北区域是全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是世界200个生物保护关键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云南迪庆高原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是罕见的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处共存的地区。该区域自古以来即为滇、川、藏多民族南来北往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是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藏彝走廊”,“喜马拉雅周边文化带”等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在这里碰撞叠加,形成多民族交错杂居,多元文化互动交融的格局,从而使该区域成为中国民族文化最为富集,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厚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的主体民族为藏族,约占当地总人口的34%左右。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藏族是一个居住于高原,以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民族。事实上,在藏族的经济文化结构中,农业为藏族文明的滥觞提供了温床,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技术和农耕文化构成互动互融的民间知识系统,对藏区生计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藏民对雪山草原、高山峡谷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安排的知识技术,可以与任何一个以农业经营著称的民族相媲美。由于只有藏族更善于和熟练掌握高原上生产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虽然从古至今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迪庆高原的藏族至今仍然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生产方式,在现代化的潮流中独树一帜。正是在高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匮乏的特殊区域里,当地藏族创造出了丰富多彩且自成一体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实践体系,从农林生产、畜牧养殖、植物资源利用保护、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依照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垂直变化特点,藏民创造性安排了该区域农业构成的立体布局,呈现出农、牧、林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农业生态系统格局。这些实践内容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计发展提供着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成为维持高原社会经济稳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进而左右着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方法及成效,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天然优势。


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迪庆高原藏族聚居区的传统农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内在危机:一方面,高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关国家政策相配合,当地政府部门不断对当地进行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投入,如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等。这种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以外力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传统生计及文化变迁等使高原的发展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传统农业行为和生计模式的改造,如果这种方式强势进入而未能较好融入当地藏民的生计文化内核之中,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前车之鉴很多,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北方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间环境知识是数千年来维系内蒙草原生态的关键因素,而导致当前内蒙部分地区严重的沙漠化等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游牧向定居的经营方式变革过程中民间环境知识的废弃造成的。另一方面,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高原藏族社会的传统农业正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严重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技术和知识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并推动形成示范推广模式,为雪域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资源和物质保障。


云南省西北部迪庆高原因为其地理区位上的边缘性和独特性,经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民族族源和传统文化的混融性和多样性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但是,一直以来,农业生物多样性在高原藏族聚居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未被研究者所重视,也较少有人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在高原如此脆弱的生态和资源环境中,藏民族能够创造并保持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技术体系。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当地藏民的角度去关注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运行及生物多样性实践体系形成、存在、延续的原因和机理;鲜有研究关注藏民传统管理策略的多样性、动态性和适应性,以及由此产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实践体系在化解现代农业风险,实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前人关于云南高原藏族聚居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关注多以“轮牧”、“迁徙游牧”、“神山圣境信仰与保护”等为研究结果,这不足以解释在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中,藏族为什么能保持独特的适应性,并能产生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成果。为此,本项目以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核心区的藏族聚居区为研究区域,将源于生态学领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概念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相结合,力图站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当地藏族的角度,以人为本,以社区农户为本,运用多学科视角对藏族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文化和技术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出有利于惠益分享与价值推广的内容并在所选项目点进行试验示范,形成推广模式,协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在云南高原藏族聚居区在社会转型期和变革期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之上生态环境、社区生计、文化协调一致的绿色发展途径。



主要问题:


(1)三江并流核心区的藏族对高山峡谷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利用和保护的知识体系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比如土地利用、种植技术、种子管理、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环境胁迫与风险管理的多样性等等,但这些传统技术知识却较少被外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知,因此亟需对这些传统技术知识进行当系统的挖掘、整理,形成资料库、数据库和档案库。


(2)为了促进高原经济发展,以外力推动的现代化农业方式不断被引进当地社区,外来文化进入对传统农业行为和生计模式的改造所导致的后果尚不清晰。如果这种方式强势进入而未能较好融入当地藏民的生计文化内核之中,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亟需对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开发出能较好协调传统与现代化冲突的途径与方式。


(3)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高原藏族的传统农业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严重的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技术和知识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并进行有效开发,推动形成示范推广模式,


(4)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地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与意识较为薄弱,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强,也不具备应用传统技术知识来获取更大生计价值的能力。且年轻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不再留守和传承他们祖先遗留的传统技艺,使得当地面临着传统知识的传承范围减小、传承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亟待对当地人开展能力建设,提高其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应用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技术知识来获得更大生计收益的能力。



解决方案:


(1)通过大量田野调查,详细调查、记述滇西北迪庆高原藏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典型技术知识、文化行为和实践过程,包括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土地利用、种子管理、农业种植耕作的技术知识体系;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制度规范、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与人生礼仪、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神山圣林等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高山峡谷区农林牧复合生态景观系统的开发价值探索;传统药材种植和医药文化相关知识等,对其进行记载编目,形成资料库、数据库和档案库。


(2)综合评估外来农业技术对当地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行为的影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挖掘可应用于民族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与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管理利用的技术与示范推广模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系列试验示范活动,包括:建立社区传统作物保护地和种子保护园圃;推动建立定期的农民种子市场和品种交流会;推动建立农作物传统品种的社区交换网络;开展特色农林产业示范;支持社区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等活动,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社区生计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推动女性参与。


(3)支持和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生物多样性产品开发。以柯功村为主要建设示范点,选择示范户,推动该村妇女在集体林下饲养本土鸡种;林间养蜂,开发本土蜂蜜产品;高海拔区域老品种水稻产品的开发等等,并结合示范需求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以传统知识促进其社区生计发展。


(4)开展社区能力建设,社区治理和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完善社区公共管理制度中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部分,在社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和公共意识教育活动,提升社区居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自觉性和参与度;鼓励当地相关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工作;基于本次调查获得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数据信息,编写科普材料进行宣传教育。



预期成果:


(1)采用多种记录方式,记述滇西北迪庆高原藏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典型技术知识、文化行为和实践过程,并对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进行编目,形成资料库、数据库和档案库。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抢救性拍摄在高原藏族社区即将消失的一些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技术和行为。


(2)结合社区生计发展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开发出适于推广的模式在当地进行推介,推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活动包括:建立社区传统作物保护地和种子保护园圃;推动建立定期的农民种子市场和品种交流会;推动建立农作物传统品种的社区交换网络;开展特色农林产业示范等。


(3)助推柯功村的生物多样性产品开发,推出当地传统的生态产品林蜂蜜、山林鸡和高海拔老品种水稻,推动其和大市场对接,产生更好经济价值。


(4)社区公共管理系统中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得到完善,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能力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得到提升,社区青年和孩童的本土文化传承意识得到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下载全文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