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批准项目-已批准项目
首页 > 已批准项目 > 已批准项目

青海曲麻莱县高寒草甸种子多样性保护与社区退化草场修复项目

发布日期:2022-12-12

基线信息: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孟宪红等,2020)。研究发现,三江源区总体呈现升温趋势,三江源区降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三江源区年最低和最高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冷季增幅大于暖季。降水量的变化趋于稳定, 降水变率减小, 严重干旱或暴雨事件均呈减少趋势;三江源区南部积雪日数最多且呈显著增加趋势,黄河源区整体上呈现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积雪期缩短和积雪日数减少趋势。在升温影响下,冻土严重退化,并引起沼泽湿地的发育,在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引起的融水增加的双重影响下, 三江源区湖泊沼泽持续扩大(孟宪红等,2020)。


天然草地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70%左右。目前整个三江源区草地退化的面积占34%,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占16.5%(董世魁,2020)。草地退化的后果,导致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以三江源为例,大面积的草地退化以后导致土地沙化,包括长江源、黄河源地区。土地沙化以后,草地生态系的水源供给、调节功能都会失去,那么文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董世魁,2020)。


格麻村曾经是野牦牛的故乡,现在实际个体已不足几十头。全村的草场均在海拔4500米以上,严酷的地理环境和脆弱的高原植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在内的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全村草原可用面积212.6万亩、禁牧面积164.1万亩、草原沙化面积26.9万亩、草原黑土滩面积40万亩、草原鼠虫害面积23.1万亩。


布甫村草地总面积198.6925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59.60775万亩,退化面积占30%。由于气候变化无常,牧草生长缓慢、生长期短、仅70-80天。草原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土壤类型主要有沼泽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草场类型为草原化草场和草甸化草场,盐渍化沼泽地。


目前格麻村和布甫村没有开展过本土草种种质资源保护的项目,防止草地沙化和治理“黑土滩”方式主要以禁牧为主,仅在沿长江支流进行了一定工程修复植被及少量种植修复。严重退化的草场开发成了种植饲草(燕麦)的场地,使用的草种为一年生禾草,能快速生长,收效块,但长远看来难以在天然条件下促进草地自然修复,生态价值有限;燕麦种源也为进口,并未充分利用更适宜本地生态环境本土草种,对恢复本地生物多样性功能有限。燕麦草需要大量的水源,如果不能连续种植,或者遇上干旱天气,容易形成新的沙化地。极少数牧户在自家的草地上试种植本地草籽,但由于草籽收集地主要是用于放牧的牧场,收集效率不能保证,也未有机构有效组织牧民运用科学、高效手段回收草籽并保存种源,本地草种很难获取;加之牧民缺乏草原修复的技能和资金,基于社区力量的草原修复行动处于零散、无指导的处境。


天然草场短缺造成牧民的传统饲养方式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为了减少冬天牲畜死亡带来的损失,牧民们往往会选择增加牲畜数量来保证春季存栏量。但这样一方面无法根本上解决冬季牲畜死亡问题,也会给草地生态带来一定压力。近几年农牧和科技等相关单位在为牧民出谋划策,用“放牧+补饲”的方法,改变这种现状。例如,在不增加畜牧量、正常放牧的基础上,每年补充饲草料,一头母牛虽然增加了300元成本,但在出栏的时候,牧户可以净收益增加1042元(王大千,2015)。这样既提高了牧民收入,又控制了牲畜数量,也使草地能够休养生息。


草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无疑能改变人草关系,彻底解决“过牧问题”需要重点改善草地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赋予一定的人类干预。这在其他地方也有经验可以借鉴,如牦牛高效养殖示范户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牧民俄格的变化就比较典型:他家的200亩草场过去养了40头牦牛,每年只有4头牛出栏,现在村里将其中20亩变成了种草基地,草量翻番。冬季给牦牛补饲,只养35头牦牛,每年却能出栏6头,近3年年均纯收入增加8000元 (华贤东,2022)。格麻村的金丝野牦牛培育基地带头人丁江从阿里成功培育了一批金丝野血牦牛品种,实现了在减少家畜数量的基础上,经济效益和收入双双增加的业绩。


气候的改变非人类一时所能左右,但人类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江河源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碳收支,对江河源自身及周边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保护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不受干扰和破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任继周,2005)。现有的“黑土滩”修复技术,主要有围栏封育、人工补播以及直接改建成人工草地(曹广民,2009;李苗,2016;马玉寿2007~2008),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工帮助草地恢复,以促进其恢复演替。生态恢复工程必须投入人力因素,才能达到目的(董全民,2015)。如果能将牧民发动起来,帮助牧民掌握精准的天然草场修复技术和科学养殖技术,将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提供一份有生力量,并能形成一个可推广的案例典范;也能以实际行动和产出有效防止草地退化,恢复草地生产力,促进高寒草地种质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


秋智乡的牧民因为生产生活需要,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开展草地修复抱有极大热情,多次恳切表达了他们希望能够有专家指导进行草地修复的强烈意愿。群众的热情和恳切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有利的社区支撑。长远来看,若充分尊重并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引入专家指导,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发掘当地优秀本土草种,带领群众实现了“减畜,不减效益”“保护环境,并在保护环境中致富”之目标,将更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无需外界过度干预,社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互惠共利、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主要问题:


高寒草甸退化的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王宝山等,2007)。在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泛滥(李希来,1999)等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草原恢复原有的生产力,举步维艰。根据社区调研,目前用机械化种植方式恢复草地植被的方法虽然提高了种草的效率,增加了修复面积,但也存在后续管理不到位,社区参与不足、二次破坏等问题,甚至出现修复区域继续退化的局面。


目前国内的机械种植适合坡度和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对于三江源地区,河沟纵深,地势崎岖,且坡度较高的区域无法实现有效的播种。机械种植的成本也很高,牧民无法承担这些费用。我们从四川和青海部分区域草地修复的经验得知,一年生燕麦需要混合一定比例的本地草籽(草地早熟禾、披碱草、中华羊茅)才能发挥固沙、御寒的作用,而且,一年生燕麦死去后成为肥料对草地恢复有帮助,但一年生的燕麦需要连年复播,不然会造成第二次退化。结合牧民的智慧,用牦牛踩踏条播地面,深埋草籽,并用牦牛粪便施肥,这些本土的举措起到了用最小的干扰方法修复草地的作用。不管是机械种植和还是人工种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修复草地的后续管理问题。只有牧民持续的投入劳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家的草场,成本也不高。牧民在放牧之余,管理好家畜,不让它们随意破坏刚修复完的草场,并在来年复播,对长势不佳的区域继续条播种植,草地修复的效果会更好。


在格麻村和布甫村,机械化种植的草籽种源多数以燕麦为主,缺少本地草种。外来草种前期长势不错,但后期枯萎和家畜的啃食率不高,易造成泛滥。这些燕麦饲草地,如果没有持续的播种和资金的投入,容易成为新的沙地,也不能成为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草原。目前格麻村和布甫村的禁牧草场象征性地在各家草场划出了一片区域,没有规定草原恢复区域。除了机械化的种植燕麦以外,牧民开始在小范围内尝试种植燕麦草,在满足自己使用的前提下,出售给同村人或外村的牧户,赚取相应的收入。但大面积已经退化的草场不适合种植燕麦草,需要种植本地的草籽,然后给予一段时间的生长和恢复期(1-2年)。


有效的草原恢复计划应该结合牧民的参与,帮助牧民掌握培育天然牧草种子和恢复草原植被的基本技术,在保持轮牧的同时恢复黑土滩的植被覆盖度,调整放牧策略,逐步实现草畜平衡。与此同时,改善放牧效益,如引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实现减畜目标的同时,增加出栏的经济效益。天然牧草种子的培育(收集天然草籽、建立高寒草甸种子库)和通过种植高效的本土饲草(牧户试点种植、扩大种植面积,修复黑土滩),实现保护天然牧草种子源和补饲带来收入增加的双重效益。

 


解决方案: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游牧生活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气温和降雨的不稳定使牧民意识到保护草场及改变放牧策略的重要性。草原退化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生物多样性的丢失也直接影响牧民的生计。在社区层面,防止草原退化有三个路径可以选择:1)通过恢复草原植被和植被的多样性防止草原黑土滩化;2)保护天然牧草及其种子培育区域,为恢复草原生产力提供第一要素种子;3)牧民通过学习高效的养殖技术,提高出栏率和牲畜质量,降低用数量来换取总的经济效益的传统游牧方式。具体行动包括:


1.  牧民留出一部分土地培育本土的草籽(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然后在退化的草场上种植,并开展后期管理,包括封育,补种,逐渐扩大种植面积。


2.  建立本土的种子库,储备丰富的本土种子,提高多元性,满足本村牧民扩大种植面积和恢复黑土滩所需的草籽。牧民以贡献或出售给“种子库”自己收集的天然草籽作为获取免费草籽和打折购买草籽的资格。


3.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放牧+补饲”,提高单位牲畜的出栏率,结合培育天然牧草种子的行动,在严重退化区域种植具有一定补饲潜力的饲草,补偿天然草场的缺口。


4.  制定高寒草甸种子多样性管理办法,开发天然草场恢复实验技术参数,并建立一只牧民技术服务队伍,帮助本村和邻村的牧户开展天然草场种子培育,指导牧民科学养殖牦牛,提高单位出栏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牲畜总体数量。


 

预期成果:


1.       天然牧草种子保护和培育面积增加1000亩,出产天然草籽500公斤,满足全村15%牧户修复草场所需的草籽。


2.       参与天然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的牧民每年30户,两年年增加60户,每户牧民贡献天然草籽10公斤。


3.       天然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完成,并支持30户牧民完成种植600亩的饲草种植面积,满足全村5%牧户冬季补饲的需求。


4.       治理本村的黑土滩500亩,两年内恢复其5%的植被覆盖度。


5.       形成草原生态修复案例报告,推广项目经验,参与推广的牧户达到80户。




下载全文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重点领域 | 项目分布 | RS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896号 Copyright © 2010 版权所有